在线办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新时代边疆语言研究的新任务——以边疆语言景颇语为例
  • [摘要]边疆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边疆语言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边疆的安全和发展。本文以党中央“强边固防”方针为指南,以边疆语言景颇语为个案,对边疆语言的属性进行分析,论述边疆语言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强调必须加强边疆语言研究,并提出了必须做好新时代边疆语言研究的五项工作。
  • 戴庆厦 尹朋灯
  • 全文[ PDF 4683487.0 MB ] 2024.4(0):3-9  共有 460 人次浏览
  • 论主体多样视域下的中国语言保护政策
  • [摘要]“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是宪法规定的两项语言政策总原则,具有主体性和多样性的根本属性。本文尝试用“主体多样”语言政策理念,分析中国主体语言政策中语言保护的多样性,以及多样性语言保护政策中主体语言的主体性,试图论证“主体多样”语言保护政策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政策。在政策实践方面,中国成立了一批研究机构,拨出了大笔专项资金,建立了中国语言资源库和采录展示平台,实施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出版了一大批语保工程标志性成果,建立了语言方言博物馆。中国语言保护的政策、智慧、方案和经验已经引起世界同行的高度关注。
  • 周庆生
  • 全文[ PDF 533965.0 MB ] 2024.1(0):3-12  共有 517 人次浏览
  • 文本标注的历史性跨跃与改进空间——以“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丛...
  • [摘要]本文指出在中国民族语言记录描写中,文本的语法标注是一个薄弱环节,而“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丛书”采用基于类型学语言多样性而设计的多行标注法,更充分、更精准地提供了句子结构的句法语义信息,显著提升了文本的语言学价值,实现了文本标注的历史性跨越。文章以具体实例的细致分析,既展示了新型标注法的6方面优点,也指出了丛书作为新的尝试尚存的4方面问题,为完善民族语言标注法提出了建议。
  • 刘丹青
  • 全文[ PDF 11140815.0 MB ] 2024.2(0):3-18  共有 603 人次浏览
  • 文本标注的历史性跨跃与改进空间——以“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丛...
  • [摘要]本文指出在中国民族语言记录描写中,文本的语法标注是一个薄弱环节,而“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丛书”采用基于类型学语言多样性而设计的多行标注法,更充分、更精准地提供了句子结构的句法语义信息,显著提升了文本的语言学价值,实现了文本标注的历史性跨越。文章以具体实例的细致分析,既展示了新型标注法的6方面优点,也指出了丛书作为新的尝试尚存的4方面问题,为完善民族语言标注法提出了建议。
  • 刘丹青
  • 全文[ PDF 11140815.0 MB ] 2024.2(0):3-18  共有 341 人次浏览
  • 文本标注的历史性跨跃与改进空间——以“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丛...
  • [摘要]本文指出在中国民族语言记录描写中,文本的语法标注是一个薄弱环节,而“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丛书”采用基于类型学语言多样性而设计的多行标注法,更充分、更精准地提供了句子结构的句法语义信息,显著提升了文本的语言学价值,实现了文本标注的历史性跨越。文章以具体实例的细致分析,既展示了新型标注法的6方面优点,也指出了丛书作为新的尝试尚存的4方面问题,为完善民族语言标注法提出了建议。
  • 刘 丹 青
  • 全文[ PDF 11140815.0 MB ] 2024.2(0):3-18  共有 338 人次浏览
  • 满族人北京话声调个案研究
  • [摘要]清末民初时期,北京满族人的北京话声调与汉族人的北京话声调存在细微差别。老舍先生20世纪20年代的声调录音反映了当时北京满族人的口音腔调,即阳平调高扬于阴平之上,其末端调值达调域上限。这种特色后来逐渐消失,当今北京满族人北京话的声调特点已与主流北京话特点融合一致了。
  • 曾晓渝
  • 全文[ PDF 6913560.0 MB ] 2024.3(46):3-16  共有 409 人次浏览
  • 瓦罕塔吉克语的词重音:功能与分布
  • [摘要]本文在前期研究(Li 2023a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瓦罕塔吉克语词重音的性质、功能和分布,并采用以音系规则为基础的方法对词重音的常态和非常态分布给与同一解释。瓦罕塔吉克语的词重音域由词汇词和非限定性动词定义。词重音是形态重音,其功能是标记特定的形态范畴和屈折范畴。在分布方面,词重音指派是在抽象的音系表达层次上完成的;词重音指派先于音节化;元音是词重音的承载单位;词重音的非常态分布是音节化诱发的元音增音造成的表层现象。
  • 李 兵 侯典峰
  • 全文[ PDF 9653645.0 MB ] 2024.5(0):4-18  共有 47 人次浏览
  • 黔东苗语新合话三升调的声学与感知研究
  • [摘要]声调范畴化感知是语音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关注的焦点。前人研究指出,调型相异的声调间的感知模式通常是范畴感知,调型相同的声调间的感知模式则是连续感知,然而有关声调范畴感知和连续感知的成因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本文以黔东苗语新合话的三个升调为例探讨这一问题。研究发现,无论调型异同,当声调间的基频斜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时,感知结果就会表现出范畴感知的特性;当声调间的基频斜率无显著性差异时,感知结果就会表现出连续感知的特性。这一发现解决了声调感知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即基频斜率是导致声调范畴感知和连续感知区分的一项决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声调范畴化感知是个连续统的观点。
  • 刘 文
  • 全文[ PDF 10362472.0 MB ] 2024.4(0):10-24  共有 199 人次浏览
  • 洞雷侗语单音节词声调的语音描写——兼论侗语次阴调的声学性质
  • [摘要]本文采用声调增长曲线分析法和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法,分别对洞雷侗语单音节词声调音高、时长和发声态进行了统计分析,深度探究其声调格局及次阴调的语音特点。研究结果说明,洞雷侗语共有13个单音节声调,其中平调3个、升调2个,降调7个,升降调1个。相对于全阴调而言,洞雷侗语所有独立的次阴调具有斜率更大的声调曲线。此外,只有短入次阴调的起始阶段具有更高的气化程度,在声学上体现为更高的H1*-A1* 值和更低的CPP值。本文还讨论了洞雷侗语舒声和入声的调值对应关系,及其所蕴含的声调演变机制。
  • 郭承禹 陈 飞
  • 全文[ PDF 780175.0 MB ] 2024.1(0):13-25  共有 446 人次浏览
 1  2  3  4  5